不囉唆,上圖先。

00.jpeg

這本書的好評應該已經從網路中滿出來了。所以我要寫點不一樣的東西,應該說是我在閱讀這本傑作時總是探出頭來的聯想之心與比較之心。

《蜜蜂與遠雷》的舞台是一場國際鋼琴大賽。作品融合各個角色的視角描寫而成:參賽者、評審、觀眾、調音師、舞台監督⋯⋯。劇情單純,也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就是一群年輕的、正要嶄露頭角的鋼琴家,透過比賽不斷重新審視自身的音樂觀、追尋純粹的音樂。我對古典音樂沒有一絲一毫的造詣,甚至書中出現的許多名曲也聽都沒聽過,所以接下來(也太快了吧)我將開始著墨自己的聯想之心與比較之心。

從聯想之心開始。礙於書已不在手邊,請有書的人自行隨意翻開主要參賽者演奏曲目的任一描寫場景做此節搭配。我最有印象的描寫有兩處:一是有一個男孩子,他來到某個鎮上和某位女孩相愛,但兩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表白,最後揭露的事實是——兩人居然是兄妹,真是坎坷多舛的命運。二是接近尾聲時亞夜和塵透過音樂的神交與談話。那段我簡直要崩潰了。我知道有許多人覺得書中對於鋼琴樂聲的描寫詮釋相當讚賞,這同樣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但我相信將一種感覺(聽覺)轉換成另一種感覺(視覺,抑或幻覺?)的情景,其實大家並不陌生。

以下節錄自漫畫《神之雫》單行本第20集,154—159頁。

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5.32.jpg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5.50.jpg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6.07.jpg

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6.21.jpg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6.34.jpg螢幕快照 2018-11-28 下午4.36.48.jpg

客氣地說,《神之雫》這部漫畫大概在中段開始神展開。對於每一支酒的描寫,都可以這麼地神秘,甚至會有一段故事。我對於味覺也不是相當有自信,覺得能吃就好,鹽加不夠就當作品嚐食材原本的味道,太鹹就多配點飯,沒什麼。不過像這樣把味覺所感轉換成幻覺,我也只能奉上膝蓋然後不再讀了。一次、兩次,我可以接受;宛若有股清晰的圖像,例如這段音樂就像在草原上奔跑那般輕快清爽,我也能接受;他圈的一下神交一下給我觸摸佛像是怎樣啦!(摔書)

(拉回來)因此,我在閱讀《蜜蜂與遠雷》時,《神之雫》其實常伴左右,真教人不勝其擾。也許沒讀過《神之雫》的話,對《蜜蜂與遠雷》這樣的描寫比較不會有意見,但既然我是看過的,且也無法欣賞那樣的表現,在這方面便沒辦法給予太高的評價。

 

關於比較之心,真的太個人了。只希望不會觸怒廣大的恩田陸迷或是《蜜蜂與遠雷》的推崇者。

比起《蜜蜂與遠雷》,我更喜歡中山七里在《晚安,拉赫曼尼諾夫》與《再見,德布西》的詮釋。而且不僅僅是喜歡,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股衝擊:原來文字可以描寫音樂,可以勾勒音符的形狀。以下是我被狠狠衝擊後寫下的讀後雜感:

「無可救藥地深陷樂章中難以自拔!對這個作家完全不熟,感覺他的書就是突然之間被擺在書店店頭,光是封面就透露著一股文學+音樂的文藝氣息。實際閱讀這本書,再去wiki作者本人,讀者絕對會感到詫異:對於音樂界的狹窄與競爭描寫之寫實、對於演奏者與樂器之間的共鳴形容得如此貼切、對於抽象的純屬聽覺的龐大樂曲將其翻譯成文字創造出另一種藝術性——這樣的作者,一種樂器也不會彈奏,甚至是個音樂門外漢!這有可能嗎?所以我才說小說家是怪物,為了寫作而做的功課讀者連千分之一都看不到,如何能不拜倒其下?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是中山七里音樂推理系列之一。音樂推理,首重音樂,其次推理。不能說推理沒有精彩之處,但整本書看了最教人回味的是所有關於音樂的描寫,以及音大生主角城島晶的成長。那些勾勒出音樂的『形狀』的文字排列,試圖激發出讀者的想像力,撩撥著想一聞拉赫曼尼諾夫的渴望。

除了豐富的『音樂』,書中出現許多對話都極富邏輯性與哲理性,讀來卻又不覺帶有說教意味。推理不能算有過程,是由扮演偵探的岬洋介一舉掀開底牌,而中山七里喜歡讓角色玩弄、操縱人性,所以結局算很有意思,也完美呼應了書名。

等不及要看《再見,德布西》了。」

對,我最後的結尾是「等不及要看《再見,德布西》了」,但對我而言《蜜蜂與遠雷》卻不會激起這樣的熱情。我不認為是譯者的問題,這般差距只能說是作者寫作的方向不同。楊明綺翻譯得很好,字彙豐富又有趣,讀來很過癮;而王華懋是讓我著迷中山七里的大功臣,作者的寫作功夫了得,但譯者的詮釋是字字到位,閱讀過程中比起推理,我更渴望看對每首曲子的描寫。中山七里和王華懋真真實實地展現了文字的魔術。

我有打算之後出專文好好抱怨一下中山七里的作品在台灣的遭遇,但現在既然都講到了,就擦邊提一下。

為什麼野人文化沒有拿下中山七里所有音樂推理系列啦!!!(地上打滾)《再見,德布西》和《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我都好喜歡,然而之後的《永遠的蕭邦》和《邂逅貝多芬》卻被瑞昇拿走了。我真的很不能接受林美琪的翻譯啊!《永遠的蕭邦》還感覺不太出來,因為故事很精彩,但到《邂逅貝多芬》時,由於故事張力較薄弱,缺點整個都浮現出來了。雖然不能確定由王華懋來翻譯會有什麼改變,但是至少質感上不一樣啊⋯⋯。原本我很高興《希波克拉底》系列是時報出的,逃過瑞昇的魔爪,結果今年三月出版的《希波克拉底的憂鬱》又讓我讀到內出血。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arrow
arrow

    zerot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