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美子和茉莉,三個成長背景皆不相同的小女孩,在日本侵略中國建立的滿洲國邂逅了。三人僅僅共度了一天,但因為那天的洪水、因為分食一顆飯糰,這件事成了好久好久以後三人能夠重聚的關鍵。在那之前,真的發生了好多事,好多好多⋯⋯
《海角天涯的孩子》的故事背景從大日本帝國積極拓展疆土、侵略他國展開殖民期開始,珠子出生在日本貧窮的村落,父母決定帶她一同前往理想中的滿洲國,在那裡沒有空襲,男人也不需要上戰場。雖然滿洲和故鄉並沒有差太多,不過對年幼的珠子而言,這裡有得玩有得吃,也有好朋友。某天,美子一家人搬來了。美子家是朝鮮人,也是在家鄉窮到要活不下去,幸好離鄉背井到滿洲國討工作的父親終於有能力把妻小接應過來。美子是朝鮮人,說的語言是日文,在被日本侵略的中國滿州展開生活。
茉莉和珠子美子不同,是生活在日本橫濱的好人家,身上穿的、讀的、玩的都是舶來品。父親是政府官員,拗不過想要看看滿洲國的茉莉,便帶著她一起前往洽公。
之後,戰爭開打了⋯⋯然後,日本投降了⋯⋯接著,俄軍和中國人開始殘害日本人⋯⋯
其實不應該這樣一語帶過,更不應該以「俄軍」、「中國人」、「日本人」這樣的詞把每個個體概括。戰爭留下了更苦的貧窮,更貧瘠的土地,更悲慘的記憶,更顛沛流離的人生。
珠子,被中國人口販子綁走,幸得一對好心中國人夫妻收養,為了在中國活下去,她只能忘了好想念的媽媽,忘了日語,忘了身為日本人的自己。
美子,身為朝鮮人走到哪裡都是外國人,然而家鄉已經回不去了,只能逃到日本,歧視如影隨形。在日朝鮮人已經不是朝鮮人,但也不是日本人。
茉莉,親身經歷橫濱大空襲,家人全數喪生,剩下的人為了活下去而不惜偷錢、偷食物、掰開她的手搶走牛奶糖。
戰爭究竟帶來了什麼?世界是一塊大餅,只有主動搶奪的人才能得到,強者才能分得更多。可是,人呢?一個一個獨立的人呢?
--------------------
大家都想得到幸福。
發動戰爭,也是想要得到幸福。
不光是為了自己,還為了心愛的人的幸福,奔赴戰場殺了其他人。
大家在工廠製造武器,節衣縮食,都是為了給心愛的人帶來幸福。
沒有人希望他人不幸。
但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的幸福,卻造成了許許多多人的不幸。——p.294
這段話是書中唯一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的文字。難道不知道戰爭會死人嗎?不能將戰爭當作必須死守的底線嗎?如果自己也不想死,怎麼會想將這樣的結果加諸在無怨無仇的人身上,然後說這麼做只是想得到幸福?我覺得,還滿難過的。如果就這樣作結的話,挺悲哀的。而且緋村劍心應該會很淒涼,他用染血的雙手促成了維新政府,等待十年終於有一代沒經歷過日本內戰的孩子出生,然後不到一百年,你日本就又讓孩子們體驗戰爭的滋味了。(對我最近也剛重讀完神劍XD)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會有國家再輕率發動戰爭,將鄰近的國家全數捲入,讓全世界變成火場。也因此,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或許也沒資格說什麼大道理吧。這是一本讀來會難過的書,因為角色們幾乎都沒有選擇,是更高的東西幫他們決定了,可能是政府、是戰勝國、是環境。有些人拿回主導權時已經太遲,有些則還沒有,還來得及拖著戰爭的瘡疤,體驗所謂和平的人生。